根據壽險公會資料2012年國人平均死亡給付僅53.8萬元,而另一項主計處數據,2012年台灣平均每個家庭的消費性支出為72.7萬,可見台灣民眾壽險明顯不足;有鑑於此,國泰人壽創新設計「遺族照顧保險金」,倘若被保人殘廢或身故,在保險期間內,心愛的家人每年還是可以獲得保險給付。
台灣民眾有多喜歡投保?從投保率高達222.97%可見一斑,在美日韓當中僅次於日本295.07%位居第二;雖然平均每位國人都擁有2張以上的保單,然而每人平均死亡給付卻低的可憐,僅53.8萬元,給付金額甚至無法支撐一個家庭一年的消費支出(約72.7萬),顯示國人投保時偏重於儲蓄還本功能,忽略基本壽險,家庭保障嚴重不足。
面對家庭保障不足的問題,以往國人多選擇定期壽險或偏重保障的投資型商品,在工作期間維持高保障,萬一不幸身故家人便能獲得一筆身故保險金,不過家庭支出每年都有,如何在有限預算下,選擇一個足夠照顧家人的保險額度,便成為投保時的難題。
國泰人壽數理部黃景祿經理表示,有鑒於此,國泰人壽創新以「家庭照顧年金」概念,推出「國泰人壽真鑫愛定期壽險」,主要訴求為,萬一被保人不幸殘廢或身故,除了給付一筆身故(殘廢)保險金外,家人每年還有「遺族照顧保險金」,一直給付到保險期滿為止,提供更完整、更彈性的保障。
以30歲的年輕爸爸為例,為了能保障家中每年約70萬的基本開銷到他65歲退休為止,投保「國泰人壽真鑫愛定期壽險」,保額70萬,並設定保險期間65歲滿期,年繳保費67,550元;假設不幸於35歲身故,家人可先領一筆70萬元「身故保險金」,提供最即時的幫助,之後每年也會領到「遺族照顧保險金」70萬元,到保險期滿為止(原被保人65歲),共能領取30次,合計2,100萬元的「遺族照顧保險金」。
定期壽險在升級,透過遺族照顧保險金每年給付的特性讓對家人的保障更完整,在保額設定與保費預算上也更為精準。 |